湖滨新区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湖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压实责任、狠抓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守正创新,依法履职能力全面提升。一是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全面深化“联网+联动”审批服务机制,实现业务沟通“双推送、双回路”精准推送、限时办结。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年上线“一件事”模板事项61个,其中可办国标、省、市特色“一件事”17个。全年受理办件2766件,其中企业开办“一件事”新设市场主体共1576户,尊老金“一件事”办理202件。二是降低个体工商户办事成本。大力推行企业迁移“一次办”,强化“转企后”综合扶持,通过提前沟通、档案前置把关、流程个性化指导等方式,确保个体工商户在字号、成立时间、银行账号和相关行政许可等方面有效延续。实现了全区保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名称字号不变的“个转企”营业执照办理“零突破”,全年办理个体工商户跨区域迁移登记5件。三是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大力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适用,汇总三批市级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清单,组织全区各级执法单位和部门进行事项认领,梳理形成湖滨新区告知证明事项清单。深入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活动,采取“万所联万会”方式,组织司法行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综合执法部门及政府法律顾问,开展膜材料产业链企业专项“法治体检”行动,精准对接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对企业劳动用工、合规经营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帮助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
(二)规范权力运行,依法行政体系更加完善。一是严格规范行政决策。全面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格遵循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五个法定程序,及时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把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招商引资及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协议等纳入合法性审查,确保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全年共办理合法性审查108件。二是高效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综合运用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提高信息原创比例,优化服务互动功能,新设置公共企事业单位和政策简明问答栏目,全年共发布各类消息800余条,其中政务信息动态183条、公告公示217条、信息公开目录信息23条、政策文件及其解读信息82条。依托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等线下资源,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府信息查阅、依申请公开受理、“一站式”政策咨询等服务,全年接受政策咨询90余次、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咨询8次。三是深化法律顾问制度落实。深入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实现区、镇街二级法律顾问全覆盖。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参与行政复议和诉讼、重大疑难事项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中的把关作用,全年组织法律顾问参与重大行政行为实施前风险研判16余次,参与审核各类行政协议和政府合同93件、政府信息公开答复40件。四是完善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坚持涉诉行政争议“四化”化解机制,加强府院联动,不断优化行政争议处置机制,严格落实行政诉讼出庭应诉、败诉问责等机制。开展全区行政应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全区行政争议案发量较去年下降26%,实质化解率较去年提升了18%,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
(三)提升质量效能,行政执法水平持续提高。一是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严格落实国家及省、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工作要求,出台《江苏省宿迁骆马湖旅游度假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工作任务清单》,细化重点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建立行政执法部门协作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证据和处理结果互认,推动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二是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明显。对全区行政执法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梳理问题线索,详细制定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组织相关执法部门进行针对性整改,确保执法问题如期销号。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实现行政执法证件信息化、动态化管理。规范组织行政执法卷宗评查,开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55次。三是规范开展专项联合执法行动。组织公安、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和省渔政监督执法等部门,大力开展骆马湖水域“三无”船舶专项整治联合执法,充分发挥涉湖部门执法监管优势,实现对涉渔“三无”船舶的全链条打击,全力实现骆马湖水域“三无”船舶清零目标,牢牢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底线。四是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柔性执法”“首违不罚”“三书同达”制度,通过责令改正、批评教育、告诫约谈、警示教育等手段,促进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全年制发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提醒告诫书、“宿迁骆马湖 银河左岸音乐节”期间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函等600余份,引导各类经营户厚植守信合规理念,坚持守法诚信经营。
(四)聚焦依法治理,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持续提高。一是全面增强普法宣传教育质效。围绕健全精准有效的法治宣传体系,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在内的十余部法律法规主题普法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宪法、民法典“六进”活动,大力加强未成年人和农民工权益保护法治宣传教育,全民守法的社会共识更加凝聚。二是持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深化便捷高效和均衡优质的法律服务供给,将公共法律服务广覆盖行动列入民生实事项目,让公共法律服务更加惠及民生,全区各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全年提供法律服务552次。对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标准,投资9.5万元,对区、镇、村三级实体平台进行提档升级,规范标识标牌、无障碍服务、路标指引、工作流程等措施,全面提升全区实体平台综合服务能力。深入开展“法企同行”,围绕膜材料产业链,组建法律服务团,组织司法行政、劳动保障、综合执法部门开展膜材料产业链企业专项“法治体检”行动,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三是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不断完善以社会治理中心为主,法院、司法、公安、信访、人民调解委员会等为一体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健全信息互通、职能互补、多元互济运行机制。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行动,对各类矛盾纠纷及时疏导、分流、化解,持续构建上下贯通、多方参与的矛盾化解格局,全年人民调解组织排查化解常见多发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财产继承、欠资欠薪等基层矛盾纠纷978件,全年各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诉求542件,办结485件,办结率89.5%,调解成功率76.4%。四是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围绕“五化”“四到位”工作要求,坚持“真情、明理、依法、下访”工作理念,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全区信访形势平稳、有序、向好。全年受理各类诉求314件,办结297件,办结率94.6%。五是持续巩固社会安全稳定基础。按照“既守住烟火气、又拧紧安全阀”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优化安保措施,高标准完成除夕骆马湖东岸烟花燃放、皂河庙会、京东马拉松、沙雕艺术节等赛会和驻地安保任务23场次,实现“既不扰民,也不出事”,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持续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管,依法落实分类管理和个别化矫正措施,严防脱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依法查处7名骆马湖非法捕捞人员,常态化开展骆马湖“三无”船舶整治,依法查扣“三无”船舶68艘,依法处罚2名非法经营船主,在依法治湖上实现了新突破。“防溺水”经验做法被省委深改委发文全省推广,7月30日全省防学生溺水现场会在湖滨举行。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把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区的领导、依法履职情况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印发《湖滨新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工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
二是强化担当作为,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党政主要负责人定期听取法治工作汇报,多次召开法治建设工作会议,亲自研究部署督办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点任务亲自督办。全年先后召开了政法和信访稳定工作会议、依法行政工作推进会、行政争议案件化解专题会办会、重点执法活动推进会等会议,确保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三是紧抓“关键少数”,不断规范依法决策行为。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提升行政决策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修订《关于进一步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重大决策实施、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决策行为。将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评价重要内容,确保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规制度谋事、管人、用权,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典范。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是法治建设队伍力量较为薄弱。部分执法单位和部门未按要求配备法制审核机构、人员,执法队伍法律专业背景较少、法律素养不足,基层司法所政法专编配备不足。二是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合力不足。各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运行质态有待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方面仍有差距,调解队伍调解能力、法律素养有待提升。三是群众性普法宣传教育的成效有待提升。群众性普法宣传教育的精准度不够,特色做法不突出,普法形式多为宣讲法律条文、发放普法资料等,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普法内容创新亮点少,固定普法宣传阵地建设水平不高。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打算
(一)更高水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完善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学习贯彻落实机制,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持续打造诚信政府,开展政务失信问题清理,实现动态清零。健全权力监督制约体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与法治督察、政府督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等协作机制,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为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法治政府提供有力保障。
(二)更高标准健全依法决策体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加强重大行政决策、政府合同、行政协议的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做好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工作,实现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落实、决策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切实避免因决策失误产生矛盾纠纷、引发社会风险、造成重大损失。进一步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度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严禁越权发文、严控发文数量、严格制发程序。
(三)更高质量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项行动,坚决遏制乱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执法程序,优化执法方式,从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切实维护群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强化对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大额顶格处罚的执法监督。持续优化“产业链+法律服务”机制,做大做强“红链惠企”法律服务团,壮大发展法律服务队伍,提高在党建引领下法律服务便民惠企质效。
(四)更高效能提升依法治理水平。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湖滨实践,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持续做好行政争议案件源头防控,加强府院联动、诉调对接,落实败诉预警、约谈通报等工作机制,努力实现行政诉讼案件发案量、败诉率、负责人出庭率、诉讼调撤率四项指标“两控一稳一升”。扎实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落实,深入开展市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抓好以宪法、民法典为重点的普法宣传教育。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做实公共法律服务广覆盖民生实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