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皂河镇:“小挂账”撬动“大民生”

今年以来,皂河镇全面推行“小挂账”工作法,推动干部下沉一线、民情直通速办,以“小本子”承载“大民生”,以“快响应”化解“身边难”,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截至目前,全镇各村(社区)干部累计开展主动走访1548次,记录民生诉求1100余条,解决群众身边“微难事”1044个,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难事有人管”。

“小挂账”不仅是问题台账,更是连心账。镇村干部在走访中随身携带“小挂账”,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清晰标注时间地点、群众姓名、诉求内容、期望解决时限等要素,推动一个个问题从群众口头“走”进干部心头、落到工作案头,形成“挂账—办理—销号—反馈”闭环机制。

闫集村村民高宗侠的“水泵账”,便是“小挂账”高效纾困的生动缩影。5月初,时值水稻育秧用水关键期,原电灌站承包人因河道枯水期投资大、收益低不愿继续供水,将泵站交还给村集体。为确保不误农时,村干部第一时间协调村民高宗侠临时垫资购买水泵、先行打水,并组织清理沟渠,保障了农业生产用水。8月9日,高宗侠到村里提出结算水泵和打水费用,值班干部随即将“买水泵、打水钱”6个字记入“小挂账”。3天后,村里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形成决议:水泵钱由村集体支付,水泵登记为村固定资产。

“小挂账”不仅快速响应群众急难,更着力破解长期困扰乡村发展的共性难题。八井村村民陈琳向八井村党支部书记戴继超提出的“浇水难”问题,正是典型一例。“戴书记,今年天旱,地里没水浇,小麦减产了。眼看秋季播种,再旱可咋办?”这个问题被戴继超郑重记入“小挂账”。针对八井村地势高洼不平、旱涝不均这一长期“老挂账”,戴继超以“小挂账”为依托,积极向上争取,最终投入30余万元资金,新建2座泵站、铺设1300余米排灌渠、平整350亩土地,有效引蓄十里长河水源,历史性实现“旱能浇、涝能排”,预计帮助农户每亩年增收500元,从根源上解决了靠天吃饭的困境。

从一页记录到一事办结,从应急处理到长效谋划,“小挂账”推动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群众问题在一线解决。皂河镇将持续深化“小挂账”工作法,进一步健全民情响应、问题处置、效果反馈机制,努力把“问题清单”变为“满意答卷”,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皂河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文 | 张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